欧美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_无码无遮挡av毛片内射亚洲_涩涩免费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AV一区二区大屁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時光相冊|從見字如面到天涯咫尺——跟著新華社鏡頭看通信變遷

2024-10-09 19:52:25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

9月26日,“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在京開展。展覽精選近500張珍貴照片,展現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新華社自誕生之日起,便擔負起用鏡頭記錄時代風云的重任?!皶r光相冊”欄目精選中國照片檔案館珍藏的經典照片,從百姓生活變遷的視角,全景展現偉大祖國75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偉大成就和深刻變革。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

寫信、發(fā)電報是中國人主要的通信手段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是那時候獨有的浪漫

1979年,在成都市電信局,工作人員在指導新學員發(fā)電報。

1985年,天津市昆明路小學老師和同學一起閱讀戰(zhàn)士輔導員從邊防前哨寄來的信。

20世紀80年代

一部分人用上了電話

而幾千元的初裝費

對一般老百姓而言仍然很貴

于是公用電話開始出現在城市街頭

接線員成為那個年代的時髦職業(yè)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電話逐漸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

1986年,在河南輝縣,汽車運輸專業(yè)戶正在用電話與外地貨主聯系業(yè)務。

1986年5月,在河南鄭州郵電局人工電話交換機工作大廳內,幾十名接線員在工作。

1986年拍攝的設立在北京前門大街的公用電話亭。

隨著電話的普及

電話機也在不斷更新換代

從呼叫電話

到后來的手搖電話

按鍵電話、可視電話也相繼出現……

2001年10月1日,在西藏拉薩,牧民通過可視電話和在北京上學的孫子通話。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

我國開始有了移動電話

第一代移動電話俗稱“大哥大”

1994年1月,廣州一名商販用“大哥大”打電話。

進入20世紀90年代

BP機蜂鳴聲在各地響起

BP機又叫尋呼機

通過人工臺將此方的信息發(fā)到彼方的尋呼機上

彼方可以回信息或者打電話給此方

BP機在我國鼎盛期有用戶8000多萬

2002年12月15日,江蘇溧水永陽鎮(zhèn)的農民在展示他們的中文尋呼機。

20世紀末21世紀初

小靈通出現在人們視野里

其原理是利用已有的固定電話網絡

實現無線接入

相當于把家里的電話揣在自己兜里

可在市內隨意走動

由于資費低廉

一度十分受歡迎

2005年5月17日,在浙江杭州,營業(yè)員在展示一款小靈通手機和一張小靈通SIM卡。

進入21世紀

移動電話逐漸多樣化

隨著價格和通話費用的降低

手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短信也在此時亮相

與此同時

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也開始普及

QQ、MSN、博客等溝通工具的出現

給人們的通信帶來了豐富的選擇

1996年,在云南寧蒗,一名女青年用手機與親友通話。

2000年,廣西南寧古城路的一名小朋友正在南寧石門公園用手機問候香港的親戚。

2004年5月19日,一名正在打手機的女青年從新款手機廣告前走過。

2006年1月23日,山東濟南市民通過網絡通信軟件與遠在北京的女兒聊天。

2006年10月23日,“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學員在家中與“西安新市民QQ群”的同學們聊天。

2006年8月3日,在北京平谷擔任“村官”的兩名大學畢業(yè)生在平谷大學生“村官”博客上與其他在農村工作的大學生交流。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的發(fā)展

手機用戶不僅可以享受更快的上網速度

還可以在線聽音樂、收看電視、網上購物等

2009年3月15日,一名消費者在上海用手機連接“電信WIFI熱點”欣賞電視節(jié)目。

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地鐵四號線海淀黃莊站,一名乘客在站臺候車時使用手機聽音樂。

迎來4G

智能手機應運而生

催生了移動支付、短視頻、直播等

數不盡的應用場景

人們步入“刷屏”時代

微信也成為幾乎人人必備的通信應用程序

智能手機不斷升級換代

讓人盡享無限溝通的樂趣

2012年10月12日,在北京地鐵四號線列車上,一名年輕人在使用手機。

2013年12月5日,一名女士在北京一家咖啡廳用微信和遠方的朋友視頻聊天(拼版照片)。

2014年1月10日,一名支付寶員工在辦公樓內的購物機前演示手機支付流程。

2017年12月15日,四川省涼山州“懸崖村”村民在鋼梯上做直播。

2019年10月11日,工作人員在數博會上展示一款柔性顯示智能可穿戴手機。

2020年11月3日,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xiāng)老姆登村,村民在自家開的客棧直播怒江大峽谷美景。

在移動通信領域

我國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

4G同步、5G引領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自主研發(fā)的4G技術標準TD-LTE

被國際電聯確定為4G國際標準之一

5G時代無論是標準制定還是實驗進程

我國都走在世界前列

2020年7月3日,工程師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的華為實驗室測試5G基站設備。

1949年底

我國平均每千人只擁有半部電話機

截至2024年6月

我國網民規(guī)模近11億人

75年來

我國通信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

通信紅利惠及每一個人

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攝影:宋佑民 熊汝清 王剛法 薛鐵軍 劉玉生

王頌 孫參 覺果 王長山 陳天湖

劉大偉 江宏景 韓傳號 丁海濤

胡超 王曉 尹緒寶 呂迅 張鋮 裴鑫

制作:蔡湘鑫 張鋮

  • 相關閱讀
  • 深圳城市定位再升級 都市核心區(qū)再擴容

      中新網深圳10月10日電 (記者 索有為)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公室10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guī)劃(2021—2035年)》(下稱《總體規(guī)劃》)的有關情況。《總體規(guī)劃》明確,深圳是經濟特區(qū),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

    時間:10-10
  • 國臺辦:賴清德“雙十”講話蓄意加劇兩岸緊張局勢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wěn)定

    國務院臺辦發(fā)言人陳斌華。(資料圖)  有記者提問,賴清德今天在臺北發(fā)表所謂“雙十”講話,請問發(fā)言人對講話有關兩岸關系內容有何評論?  國務院臺辦發(fā)言人陳斌華應詢表示,賴清德在講話中繼續(xù)鼓吹“互不隸屬”的...

    時間:10-10
  • 跨境貨運能力持續(xù)提升 中老鐵路助力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加速跑”

    央視網消息:加強區(qū)域內互聯互通是今年東盟峰會的一大重要議題。連接我國云南省昆明市與老撾萬象市的中老鐵路,也是“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開通運營以來,業(yè)務量持續(xù)增長。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中老鐵路也迎來...

    時間:10-10
  • 鐵路老物件里的“共和國印記”

      鐵路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鐵路文物、實物是中國近代以來國家發(fā)展和建設的重要實證,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

    時間:10-10
  • 為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釋放政策紅利 河南出臺科技助企“新十條”

      中新網鄭州10月10日電 (記者 劉鵬)河南省官方10日消息,河南省科技廳聯合河南省財政廳等部門日前共同印發(fā)《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條(試行)》(以下簡稱《新十條》),此舉旨在為服務各類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

    時間:10-10
  • 廣西培育拓展境外客源市場 加快恢復入境旅游

      中新網南寧10月10日電 (陳秋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近日提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旅游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執(zhí)法檢查報告顯示,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

    時間:10-10
  • “海峽杯”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 98個臺青項目參賽

      中新網福州10月10日電 (記者 張斌)10日,由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福州新區(qū)管委會主辦的“海峽杯”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儀式暨福州站項目路演在福州新區(qū)舉行。本次大賽以“筑夢八閩·創(chuàng)想未來”為主題,旨在為兩岸及...

    時間:10-10
  • 第三十一屆中國北京種業(yè)大會將展出發(fā)布833個新品種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陳杭)第三十一屆中國北京種業(yè)大會將于10月18日至19日在京舉辦,主題為“一粒良種 萬擔好糧”。截至目前,有66家國家和省級(區(qū)域)種業(yè)協(xié)會、547家重點種業(yè)企業(yè)報名參會,大會將為企業(yè)...

    時間:10-10
  • 復興志 報國行 | 高校師生在萬里“紅飄帶”最遠起點感受風雨長征路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李華錫)波瀾壯闊九十載,紅色基因永傳承。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近日,福建農林大學師生跟隨“復興志 報國行”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走進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在萬里“紅飄帶...

    時間:10-10
  • 北京打造“種業(yè)之都” 年育種發(fā)明專利授權量全國第一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全力打造“種業(yè)之都”,努力建設國家級現代種業(yè)發(fā)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yè)中關村”。在生物育種領域,北京高精尖技術領跑全國,每年育種發(fā)明專利授權300多個,居...

    時間:10-1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