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亞美尼亞新聞社副總編輯納琳·奧萬尼相接受專訪
《我的夢境之書》能夠榮獲第二屆國際傳播“絲路獎”最佳視頻獎,這份榮譽讓我倍感振奮與榮幸。這部影片的靈感源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整部紀實影片中,一名11歲小男孩通過中國的手稿發(fā)現(xiàn)了中國在亞美尼亞的蹤跡,參觀了絲綢之路上的商隊驛站,在亞美尼亞著名景點遇到了中國游客,并決定進入亞中友誼學校學習漢語。這個視頻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一代,目的是激發(fā)亞美尼亞年輕人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興趣。在拍攝手法上,我融合紀實與虛幻元素,既確保內(nèi)容真實有據(jù),也賦予觀眾想象與思考的空間。令我欣慰的是,這部影片在亞美尼亞和中國的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這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的人文交流密不可分。
我希望這部影片傳達的不僅是設施聯(lián)通、貿(mào)易暢通,更包括人與人之間、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近年來,“中文熱”在亞美尼亞不斷興起,赴華留學的學生逐年增多。同時,我也親眼見到越來越多中國朋友來到亞美尼亞旅行。這種雙向的人文交流,讓我深切感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民心相通。
文明的對話始于人心的共鳴。作為媒體人,我們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還能夠在不同文明之間架起橋梁,在推動人文交流中具有與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為各國媒體人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讓全球媒體齊聚一堂,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我期待未來繼續(xù)通過影像和故事,進一步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的人文交流,讓更多人體會到跨文化合作的深遠意義。(人民論壇記者 李一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