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_无码无遮挡av毛片内射亚洲_涩涩免费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AV一区二区大屁屁

首頁  ?  縣區(qū)之窗  ?  商州區(qū)

商于古道上的民間驛站三里棧

2022-09-08

來源: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

  賀書軍 魏慧勇

  三里棧的新民居

  三里棧一角

  三里棧的甕窯廣場

  三里棧的草木牌坊

  “寨號龍駒殖貨財,長街十里市門開。江邊舴艋來還去,峪里輪蹄去又來。”商州籍詩人王時敘《詠龍駒寨》的詩句將時間拉回到了清代,將畫面定格在了丹鳳龍駒寨,定格在了資峪溝村。從詩句中可以明顯看到,商貿物資通過丹江運送,在龍駒寨水旱碼頭中轉,然后通過資峪進行陸路運輸。資峪溝內,趕路的人馬絡繹不絕,驢馱騾載,人挑肩負,駝鈴聲聲,人聲鼎沸,好一派繁榮的景象!

  在古代交通運輸和通信手段不發(fā)達的情況下,驛站就擔負著信息傳遞和物資運輸?shù)闹匾饔?,六百里商于古道上,丹鳳縣除了棣花、商鎮(zhèn)四皓、桃花鋪、武關四大官方驛站之外,還有許多埋沒在歷史煙云之下的民間驛站,它們同樣為趕路人馬提供食宿方便,其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資峪溝的“三里棧”。

  據(jù)《續(xù)修商志》記載:其時,“龍駒寨一鎮(zhèn),康衢數(shù)里,巨屋千家,雞鳴多未寢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聯(lián)檣,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稅所由復增,稅額所由日益也”。由于商業(yè)繁榮、陸路運輸繁忙,就為“三里棧”的形成提供了歷史機緣,有人在路旁幾棵大樹下,掘井引水供人畜飲用,搭建簡易的茅草房供行人歇腳,開始有了民間商旅驛站的雛形——“峪里驛”。據(jù)資峪溝村里的老人講述,過去路邊確有幾間客棧,但“峪里驛”的名字已經(jīng)失傳。

  如今的“三里棧”得名源于近百年前。據(jù)村里老年人羅寬榮回憶,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力旱磨子已不能適應人們的生活需要,資峪溝楊家村的村民依托有利的水資源,建起了3座水磨磨坊,自己的父親羅書成經(jīng)管了一座,楊家人經(jīng)管了兩座。方圓百里的人都這兒磨糧食,有肩挑背扛的,也有驢馱馬載的。在這兒磨糧不僅效率高費用低,更重要的是還免費提供一頓飯,在那個生活物資匱乏的年代,有飯吃比什么都重要,一時間人來人往,路邊的幾間客棧就成了許多磨糧人晚上歇腳吃飯的臨時場所。往來的人多自帶干糧餅子,客棧提供熱水、蘿卜菜湯,收取一點費用。因為這個地方距離龍駒寨鎮(zhèn)店子村龍嘴有三里地,又因其日漸興隆的客棧生意,故取名為“三里棧”,并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不過,如今的“三里棧”已不是當初意義上的客棧,成了一個村組,“棧”也已經(jīng)演化為休閑式的農家樂、火鍋店。

  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三里棧還有丹鳳縣最大的甕窯,幾十號人在此制甕燒窯,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客商來此買甕,熱鬧非凡。而資峪溝本就是商于古道上的重要路段,從四皓驛站到桃花鋪驛站必經(jīng)資峪溝,販糧食、食鹽、火紙、水煙葉的過往客商和腳夫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村里80多歲的老人回憶,路上每天都有十來支腳夫隊伍。每一支隊伍都有一個領頭的,挑腳的時候,領頭的擔子在哪邊的肩膀上,所有腳夫的擔子便一律在哪邊的肩膀上。行走一兩里地,領頭的會將肩上的搭柱取下,先是在地上拖一小會兒,然后敲擊一兩下,后面的人依次有序地取下搭柱,叮當叮當敲擊兩下,然后將擔子放在搭柱上休息、換肩,然后繼續(xù)前行。遇到行人時,他們也會停下來,取下搭柱,待路人離去,他們又繼續(xù)前行,緣由是搭柱底部經(jīng)常沾染動物糞便,揚得高不禮貌,放下來是出于對路人的尊敬,是村民古樸的文明禮儀。三里棧每天接待的來往客商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或是歇腳,或是喝水吃飯,或是投宿,成了商于古道上遠近聞名的民間驛站。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商于古道變成了312國道,水磨、甕窯、客棧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但三里棧人的商業(yè)智慧和文化根脈卻代代相傳,綿延不息。

  在三里棧,方圓百里能提得起叫得響的人物,少不了羅書成和陳家醫(yī)生,他們是村里的能人且德高望重。

  羅書成生于1924年,1933在資峪溝小學讀書,1943年當兵,1956年入黨,1957年到1961年任資峪村大隊支書,1962年到1977年先后在丹鳳縣陶瓷廠、鐵峪鋪鐵業(yè)社、縣木器廠等企業(yè)擔任重要職務,1978年擔任縣輕工機械廠廠長。別看他沒讀幾年書,但聰明能干,更重要的是原則性強、勤勞樸實、大公無私,善于團結群眾、開拓創(chuàng)新,所以當時縣域內很多集體經(jīng)濟實體的創(chuàng)辦和建設,他都參與其中。同時,他也為三里棧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多貢獻,培養(yǎng)、舉薦了許多年輕人,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陳家醫(yī)生善于學習,博學多識,不僅醫(yī)術高超,醫(yī)德也高尚。在那個醫(yī)療條件簡陋、生活水平很低的年代,他靠著一副副中草藥和推拿針灸的技藝,解救了許多被病痛折磨的窮苦百姓。窮苦人看病,他不但不收錢,還管飯、送 藥,病情嚴重者甚至上門服務。有一次,他夜里出診正逢大雨,還摔傷了腿。他一生行醫(yī),培養(yǎng)了很多弟子,許多人成為其他村鎮(zhèn)的名醫(yī)甚至大醫(yī)院里的業(yè)務骨干。傳說他自我評價“走路扭頭裂項,死后子女不葬”,果真有一年資峪溝發(fā)大水,他被洪水沖到竹林關,被當?shù)厝怂?。因為他為人豪爽耿直、樸實善良、無私厚道,方圓百里的人敬他、愛他,因此成為大家交口傳頌的神奇人物。

  進入新時代以來,一大批勤勞樸實、豪爽耿直、團結友愛、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三里棧人繼承、發(fā)揚老一輩人的精神財富,積極發(fā)展興農產(chǎn)業(yè),種植無公害冬棗、葡萄、蟠桃、大櫻桃等,建成了全縣最大的2100畝優(yōu)質花椒基地,發(fā)展特色農家樂火鍋店5家,新建冬棗大棚10個,2021年,村集體經(jīng)濟收益突破17萬元,群眾年戶均增收1萬元,村容村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如今,資峪溝村在三里棧修建了甕窯廣場,教育人們不忘昔日輝煌,引領人民傳承三里棧文化精髓,為鄉(xiāng)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 相關閱讀
  • “愿商洛 更安康”

      2022年8月16日,商洛市商州區(qū)突發(fā)疫情,整座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在這場戰(zhàn)“疫”中,安康血站人聞令而動、挺身而出,用奉獻與汗水、堅韌與守護,奏響兩地同心戰(zhàn)“疫”的和聲?!?..

    時間:09-08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wǎng)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wǎng)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