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吉文艷 李正杰)8月19日,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交通文化之旅采訪團抵達柞水,來自光明日報、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央廣國際等10多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就“新絲路大交通”開展主題采訪,親身感受了西康高速開通以后給柞水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次采訪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交通運輸峰會系列活動的一部分,采訪團將沿著“新絲綢之路”的走向——從江蘇連云港開始,經(jīng)河南、陜西,一直向西到達烏魯木齊,對沿途重點交通節(jié)點城市進行采訪。柞水古時為京畿長安的重要門戶,有連通秦國和楚國的交通樞紐——秦楚古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分支線。
“西康高速沒有開通前,從柞水到西安翻越秦嶺要4個多小時,遇上冬天下雪就根本出不去,高速路開通后一個小時就能到西安。2006年柞水全年接待游客6萬多,而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已達445.5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22億元……”聽著柞水旅游局局長趙緒文的介紹,眾多的媒體記者為大交通帶來的發(fā)展成就驚嘆不已。“參觀這里的青山和綠水,還有這里的農(nóng)家樂,我感到非常親切,剛才聽農(nóng)家樂老板說通過旅游發(fā)家致富了,我感到非常高興。”央廣國際土耳其語部記者茹赫薩爾·杉歐盧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