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今年6月8日因肺部疾病復發(fā)被送往比勒陀利亞的一家醫(yī)院,經(jīng)過近3個月的治療后于9月初出院,返回約翰內(nèi)斯堡的家中繼續(xù)接受治療。曼德拉曾因反對種族隔離制度入獄27年,在獄中感染肺結核,出獄后致力于推動種族和解。1993年,他和南非種族隔離政權的最后一位總統(tǒng)德克勒克共獲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5年后卸任。
反種族隔離斗士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開普省的特蘭斯凱地區(qū)姆韋佐村。他的父親是滕布王朝的王室成員,是當?shù)氐囊幻蹰L,曼德拉的母親是父親的四名妻子之一。曼德拉的一個名字是羅利赫拉赫拉,在科薩語中,意思是“將樹干拔出來”,也表示“麻煩制造者”。
曼德拉10歲的時候,父親的突然辭世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變數(shù)。曾得到父親幫助的攝政王此時伸出了援助之手,承擔起撫養(yǎng)曼德拉成人的重任。根據(jù)攝政王給曼德拉設計的人生:他將在長大后子承父業(yè),成為當?shù)氐囊幻蹰L。
不過,不安于現(xiàn)狀的曼德拉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與憧憬,當遭遇攝政王的“包辦婚姻”時,他選擇了外出負笈求學,從此闊別了自己出生、長大的故鄉(xiāng),開始了自己傳奇經(jīng)歷。
“把牢底坐穿”的466/64囚徒
曼德拉是家族中為數(shù)不多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之一。離開故鄉(xiāng)后,他來到黑爾堡大學讀書,開始接觸法律學,后來又遇到了自己的終生戰(zhàn)友奧利弗·塔博。
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南非的種族矛盾已經(jīng)十分突出,白人政府壓迫黑人,引起了黑人的抗爭。曼德拉1944年加入了主張非暴力斗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并先后任非國大執(zhí)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
1961年,曼德拉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國”;此后他被任命為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的總司令。1962年8月,他被捕入獄,被以“煽動”罪和“非法越境”罪判處5年監(jiān)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為無期徒刑。
曼德拉在羅本島監(jiān)獄被關押了18年,囚衣號碼為466/64。此后他又相繼被轉(zhuǎn)到另外兩所監(jiān)獄。即便是身陷囹圄,曼德拉也沒有放棄反對種族主義、建立一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堅強信念,堅持要求白人政府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并為此在獄中抗爭27個春秋,備受迫害和折磨也始終未改變自己的初衷。
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nèi)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頭發(fā)花白卻依然不屈的曼德拉以勝利者的身份從監(jiān)獄走出,被認為是整個20世紀最激動人心的一刻。
“彩虹之國”的國父
出獄后的曼德拉被非國大全國執(zhí)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
掌權后的曼德拉沒有報復南非的白人,而是向他們伸出了友愛之手,在南非推行民族和解,借以撫平這個矛盾重重的國家的傷痕。通過不懈努力,曼德拉終于締造了一個全新的彩虹之國,無論膚色,無論性別,均可以自由、平等的生活在這個新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