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故事真實,具有可看性。該劇沒有胡編,沒有搞“穿越”,所有案例都是從數十萬個真實案例中精心擷取而來,又借助東州公安局這個平臺,以點代 面、以小見大,也以現在預見未來,從一個側面全景式地體現了清網的核心價值追求——“為黨和人民的利益而戰(zhàn),為人民警察的榮譽而戰(zhàn)”。同時,也展現了“全 警動、全民動、全國動”的恢弘氣勢,打“科技戰(zhàn)、信息戰(zhàn)、合成戰(zhàn)和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法,彰顯了公安機關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強大威力。二是人物真實, 具有可感性。該劇大寫了人民警察,特別是基層民警的個人及群像,充分體現了人民警察“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展現了警察的豐富品 質、多面化人生,比如智慧、勇敢、執(zhí)著、鍥而不舍、不怕犧牲、有情有義。這些民警既爭功、爭強好勝,更攬過、互相關心支持幫助協(xié)作。劇中還把鏡頭聚焦廣大 人民群眾包括逃犯親屬這一特殊群體,體現他們支持民警,幫助規(guī)勸逃犯自首,協(xié)助民警追逃,顯示了巨大的社會正能量。三是細節(jié)真美,具有可贊性。劇中多次回 放《在那遙遠的地方》,謝冰洋隊長插隊農村遇到“小芳”,讓人回到了那個特殊年代,有種歷史性之美。有些逃犯潛逃數年、數十年,折射出改革開放、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的變遷大潮,與此同時也感受到公安事業(yè)與共和國同成長共進步,讓人感受到社會性之美。此外,還有很強的美學性,這種美學更主要體現在全方位、多角 度、深層次地拓展表現了公安元素上。
兩點建議:一是警營是個富礦,有著一流的故事,有許多好題材可以挖掘,創(chuàng)作者要多關心警營,走進警營,創(chuàng)造更多一流的警察題材文藝作品;二是公 安部在組織開展一些重大專項行動時,建議邀請社會作家提前介入,體驗生活,增強感性認識,為創(chuàng)作一流作品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氛圍。
李準(文藝評論家):《清網行動》是公安題材乃至整個法制題材影視創(chuàng)作的一個新收獲和亮點。第一,該劇大容量、多信息、全方位地精彩呈現了我國 公安工作不但要保證社會平安,而且要保人民幸福的時代鋒芒,真實生動地塑造了公安干警忠誠、智慧、勇于犧牲,在多重誘惑和選擇中經受考驗,選擇崇高的英雄 形象。劇作展示的是全警追逃,而且各種警種通力合作,進行多種形式偵破包括拐賣兒童、販毒、電信詐騙、文物走私、假藥制造和傳銷、追逃殺人犯等案件,把這 么多的內容放在一部電視劇里寫還是第一次。
第二,該劇與時俱進,積極展示了網絡技術、信息化手段等高科技力量在刑偵抓破方面的成功應用,用這樣一種方式在弘揚法治理念、彰顯我國強大的法 制力量的同時,以嶄新的視角和全新的思維方式、時空關系取代了公安題材影視劇的傳統(tǒng)敘事方法,帶來了高科技時代、網絡時代、信息時代新的藝術景觀和理性思 維的吸引力,展現了刑偵公安題材的理性思維和智慧魅力。
第三,該劇把多個案子一起寫,寫了一個群體,進行了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不僅為藝術質量提供了技術性保障,而且能夠成為推動故事、刻畫人物等方面的 重要手段。案件題材要讓人覺得很真實就必須以細節(jié)作為支撐,沒有細節(jié)的支撐,敘事的真實性就會打折扣,人物就會顯得蒼白??梢哉f,該劇的很多細節(jié)成了推動 故事、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